当前位置:首页 > laozi 第4页
laozi

laozi 管理员

暂无介绍

165 篇文章 4 次评论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亳州谯县夏大亨德政之碑

laozi3个月前 (02-02)553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亳州谯县夏大亨德政之碑
涡阳天静宫内,现有一块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德政之碑”(已残破),是亳州长史(后为知州)刘杰表彰为天静宫两道长伸张正义的“士师”而立。碑文虽然残缺不全,但也可看出大致意思:天静宫有两位“出家善士”李德鲜、冯志元。从碑文“冯志元等出家...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八中的鹿邑

laozi3个月前 (01-19)222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八中的鹿邑
新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鹿邑,上。大业十三年,县民田黑社盗据,号涡州。(大业十三年(617),农民军田黑社攻占鹿邑,改称涡州,治所设在今鹿邑县试量镇北的鹿邑城村。)...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中的老子故里

laozi3个月前 (01-18)215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中的老子故里
国家图书馆藏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 天静宫 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通志老子所始之地,基址犹存,汉延熹七年建。...

老学研究专题第七讲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发现

laozi4个月前 (01-12)572
老学研究专题第七讲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发现
东岳庙(老子博物馆)现藏两尊老君石像(原为天静宫藏),其中一尊与汉桓帝祭祀老子有关,另一尊与李唐皇帝祭拜老子有关。两尊老君石像既佐证了天静宫的历史地位,也见证了天静宫的悠久历史。...

​道光《亳州志》卷十六《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

laozi4个月前 (01-11)351
​道光《亳州志》卷十六《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
道光《亳州志》第16卷 舆地志 哈佛大学图书馆《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合汉、唐以来君臣所为赞若干首,藏于亳之太清宫。太清宫,老子始生之地也。夫赞者,赞其道与德也。其道与德,老子言之详矣。言之详而复赞之,是欲经天地而尽日月也,复有如老子者...

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的回收

laozi4个月前 (01-11)531
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的回收
文物,是历史的符号,更是历史的记忆。天静宫作为老子的诞生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的道教信徒的精神皈依所在之地,更是联系中国道教文化与世界宗教文化的核心所在。因此它的地表及地下的文物遗存对于研究上述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马炳文先生对此尤表...

《水经注》卷二十三中的老子故里 明万历吴琯校刊本

laozi4个月前 (01-09)416
《水经注》卷二十三中的老子故里 明万历吴琯校刊本
《水经》题作汉桑钦撰,因北魏时期郦道元注而得名《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始于河水、汾水,终于渐江水、斤江水。其内容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此...

谁在造假?鹿邑越堆越大的李母之墓

laozi4个月前 (12-30)526
谁在造假?鹿邑越堆越大的李母之墓
鹿邑李母墓,又名先天太后墓,据鹿邑方面的资料介绍,此墓建于唐乾封元年二月。当时,唐高宗李治携武则天朝谒老君庙,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追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同时诏令对李母墓进行整修,并将其更名为先天太后墓。然而,根据清代光绪《鹿邑县志》...

《周口晚报》记载的鹿邑“九龙井”遗址

laozi4个月前 (12-30)515
《周口晚报》记载的鹿邑“九龙井”遗址
1997年,为了弘扬老子文化,打造老子文化品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和周口市文化局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周口市文物勘探队配合太清宫旅游开发工程,对九龙井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2006年8月16日至23日...

老学研究专题第五讲《敕建重修天静宫碑记》发现记

laozi4个月前 (12-30)443
老学研究专题第五讲《敕建重修天静宫碑记》发现记
1990年初,马杰先生对涡阳县天静宫周边进行文物考察,历经公文阻扰、村民协助、重大发现及文物回收困难等曲折,最终在马庄发现并成功回收了元至顺三年张起岩敕建的《天静宫兴造碑记》残碑,为老子出生地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