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aozi 第8页

laozi 管理员
暂无介绍
165 篇文章 4 次评论遗失百年的清顺治《鹿邑县志》在一农户家中发现
近日,鹿邑县一文史爱好者在穆店乡一农户家中,发现遗失一百多年的清顺治《鹿邑县志》残卷资料,为研究鹿邑历史和老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据鹿邑文史学者周西华老师介绍,古代鹿邑历史上曾七次修县志,分别为明朝(成化、嘉靖)两次,清朝五次,即顺治、康...
亳州志馆藏情况
亳州志始修于明成化年间,明《千顷堂书目》中记载4种《亳州志》,分别为贺思聪主修成化志、石玺主修明正德志(一说修于明弘治年间)、李先芳主修明嘉靖志、陈观主修《亳州志》(修纂时间无考),仅嘉靖志存世。清顺治、乾隆、道光、光绪年间6次纂修州志,乾...
康熙八年夏人佺《妆修道祖李老君圣像碑记》
道祖老君,初不知为何许氏也。因诞无忧园李树下,遂以为姓焉。稽诸书史,君之降也。约自子姒迄于姬籙。上下千余年,而犹为其柱下史。著有道德五千言,及“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等语,与五经、六典并行于世。且仙宫道观、遗迹仙踪依然在者,如谯左义门...
明嘉靖四十四年亳州同知李先芳《重修玄帝庙记》
玄帝庙在县(涡阳县城)西北四十里义门集北。据旧志,义门集即唐之真源县,以近老子天静宫故也。涡川透迤,龙山北拱,生齿繁衍,货殖兴焉,诚一巨镇也。正德庚辰,居民刘金宝施地□亩余,修建玄帝庙。住持僧定然谓其湫隘,后赎□爵地稍稍阔□。至嘉靖甲寅,然...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下中的淮阳国、陈国
淮阳国,高帝十一年置(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莽曰新平。属兖州。户十三万五千五百四十四,口九十八万一千四百二十三。县九:陈,故国,舜后,胡公所封,为楚所灭。楚顷襄王自郢徙此。莽曰陈陵。苦,莽曰赖陵。阳夏。宁平,扶沟,涡水...
后晋刘煦《旧唐书》卷三十八 地理志中的真源县
亳州望隋谯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亳州,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酂五县。五年,置总管府,管谯、亳、宋、北荆、颍、沈六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废谯州,以临涣、永城、山桑三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谯郡。乾元...
春秋《左传》左丘明 中的楚国北边境
《左传》春秋 左丘明公元前637年 僖公二十三年 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老子出生前64年),楚国占领了陈国的焦(谯城)、夷(城父)。公元前572年 襄公元年 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老子出...
老子故里《道乡民谣》
《老子故里道乡民谣》楚之苦,[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涡之阳,[东汉边韶《老子铭》“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谯之左,[北宋真宗赵恒《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并序》“择元辰于摄提,诣殊庭于...
老子故里在涡阳资料汇总(一)
一、楚之苦《史记》西汉 司马迁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清康熙《江南通志》卷三十六苦县 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天静宫内,老子家于此。《左传》春秋 左丘明公元前637年 僖公二十三年 秋,楚成得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一中的真源县
道教本自黄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称为“黄老之学”。战国时,圉寇、蒙庄之徒著书,咸以黄老为宗师。圉寇《天瑞篇》引黄帝之书曰:“谷神不死,是为元牝;元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章黄帝之言,而存五千之内,则老氏所著书同出已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