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里争议 > 正文内容

我看“老子故里”之争的发现

laozi3年前 (2022-03-02)故里争议982

微信图片_20210619231533.jpg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老子传》仅言:“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东汉的边韶(在东汉末叶曾历任中央及地方的高级官职,边韶曾担任老子老家——苦县所属的郡国陈国之相,故对老子生平事迹及时人对老子的尊崇等情况,了如指掌。而恰在他为陈相时,应皇帝之命撰《老子铭》,立碑刻石于老子故里,以昭后世。)《老子铭》则点明:“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增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下面看以下苦县的沿革:   

《老子铭》点明:“相县虚荒,今属苦。意思是说“老子出生在春秋时的相县,而且相县在东汉时已改称苦县”

“东汉为陈国领县九,曰:陈、阳夏、宁平、柘、新平、扶乐、长平、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伏滔《北征记》曰: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水相通。《古史考》曰:有曲仁裏,老子裏也。《地道记》曰:城南三十里有平城)、武平(《左传》成十六年,诸侯侵陈鸣鹿。杜预曰:县西有鹿邑)”

而根据东汉边韶的《老子铭》点明:“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增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之说,上段东汉陈国既出现“苦”又有“武平”(即后来之鹿邑县),那么也就是说“武平”也不是“苦县”也就不是春秋时的相县了。

《隋书·地理志》:“鹿邑,旧曰武平,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焉。”此前叫武平,此后叫鹿邑。      

同时还有下面的条件:   东汉陈相边韶在《老子铭》中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涡水处其阳”即是说涡河在老子故里的南面,也就是说老子故里在涡河的北面。

《水经注》卷二十三云“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也是这个意思。而曹魏黄初三年《魏修老子庙诏》则直接说:“涡水北有老子庙。”

可能有人问,涡河会不会改道,老子故里由涡北变迁到涡南?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涡河从未改过道。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陈玉琼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高建国两同志合写的《淮河流域近两千年城市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一文中,列举了268条洪水灾害资料,每条资料都有多条历史记载作证,比较可靠地证实了涡河虽有多次水患,但从未改过道。

 近几年,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研究《水经注》的权威陈桥驿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钱林书等五位教授先后到河南鹿邑太清镇考察,一致认为该镇北面的涡河河道是自然河道,决不是人工挖掘的,也不是改道形成的。因此,老子故里不可能从涡河北岸变迁到涡河南岸。

鹿邑辩称:涡河改道,所以鹿邑的老子故里在涡河北边.但上面就是专家考察后的说法。鹿邑没有老子出生时的九龙井,涡阳则有早至春秋时期的古井九口,鹿邑没有老子母亲因流星坠落而感孕的古流星园,涡阳则有古流星园匾额及遗址。鹿邑的确有文物,但没有和老子出生有关,而涡阳的古迹都和历史文献相印对,鹿邑仅仅依靠后人误窜的文献来坚称"老子故里",是不厚道的。涡阳是老子故里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请广大朋友,擦亮眼睛,亲自来涡阳看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laoziguli.cn/2022/03/58.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