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经妙解 > 正文内容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顺天道国泰民安 背天道灾害不断

laozi4年前 (2021-03-21)道德经妙解309

【经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侯以为称。)故致誉无誉,不欲琭琭为玉,珞珞如石。

【妙解】

古人强调得“一 ”(得道)到底有多重要呢?

天有道就会清明、无天灾;地有道就会安宁;神有道就会很灵;山谷 有道,就会水源充沛;万物有道的滋养,才会生生不息;君王有道, 自然凭良心以正天下。这些都是因为有道,一切才能存在。

如果失去了“一 ”(失去了道),会有什么后果?

天无法清明,恐会崩裂(太阳系磁场混乱);大地无道就不得安宁, 将会有许多灾难发生。神无道则不灵,起不了作用;山谷无道,水源将枯 竭;万物若无道的滋养,万物无法生长,将渐毁灭;君王无道则易成为暴君而遭推翻。

世人认为的高贵,都是以被忽略、被瞧不起的道为根本。高楼大厦是 以被踩在脚下的大地为根基。(地球、山河大地也都是道的化身、显相。 没有道的支撑化育,一切无法成立。道就在我们脚底下,默默支撑、化育 一切。)所以,君王用“孤、寡、不榖 ”处下谦卑的名称来自称。这都是效法道处下谦卑的精神为根本来为百姓服务,不是吗?

就不难理解,世人所厌恶的“孤、寡、不榖 ”的名称,君王却用那些不好听的名称来自称了。

本应得到最高的称誉,但因无人认出,所以无人称誉夸赞。道演化一 切万物、滋养一切众生。我们生命能存活都是道在养育,本来是最值得我 们夸赞、称誉、感恩的道,却是如此默默无闻,少人认出,极少人去称誉、赞颂。

悟道、明道之人,效法道的特征特性,不会要去争名夺利,不会要去抢风头;虽处下,但也没有丝毫自卑之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aoziguli.cn/2021/03/233.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