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从未认证过“鹿邑老子故里”
鹿邑水军浑水摸鱼,消费国家
国家从未认证过“鹿邑老子故里”,也没有给“鹿邑老子故里”站过台,所谓的“国家认证”,也是鹿邑舆论宣传的手段而已。
首先国家认证,一定有国家机关的批文或者国家机关的官宣,我们来辨析一下鹿邑所谓的“国家认证”,并对比一下涡阳老子故里和鹿邑老子故里谁更官方!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以下这张图片,这张确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网截图,但是板块确是网站内的新闻板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网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会刊载国内很多新闻,新闻的条数也多如牛毛,官网只是这些新闻的载体,因为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网的新闻板块,就对外宣扬国家为其背书,这完全是一厢情愿。
我们再来看看涡阳提供的官方背书证据,下图是1991年国家文物局的红头文件(盖有国家文物局公章),这是一个重建老子故里天静宫的批复文件,里面明确提到了“该县老子故里中太清宫”,这个带有行政效力的批复也是国家态度的最好表达,通过以上对比,大家可能就会知道谁更官方了吧。
鹿邑网友用文保等级标准来判断“高低”
鹿邑太清宫是“国家级文保单位”而涡阳天静宫是“省级文保单位”,鹿邑的级别确实比涡阳要高,但是太清宫遗址内的商代长子口墓才是保护重点,长子口墓位于太清宫遗址内也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太清宫遗址内跟老子相关的遗迹是民国时期的太极殿,这也是鹿邑太清宫最古老的建筑,你没听错,鹿邑太清宫内最古老的宫殿建筑是民国时期的,至于所宣传的“宋老君台”全国也都有很多,太清宫“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头衔,长子口墓功不可没。
鹿邑网友把上央视视为国家背书
咱们再谈一谈央视,鹿邑人认为上过央视就是被国家认证,这个逻辑也是有点奇怪,央视只是一个媒体,什么时候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了呢?难道央视上很多的广告也可以被视为有国家背书?这种思维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而且上央视又不是鹿邑的专属,涡阳也上过很多次央视,把央视视作国家背书,这个想法也是极为荒唐的,涡阳老子故里不仅上过央视,而且还上过海外版人民日报,涡阳对华人世界宣示过自己老子故里。
鹿邑消费名人,用名人题词来为其站台
名人给鹿邑题词“老子故里”,只是代表他个人立场,其实和国家没有关系,涡阳也有很多国家级的名人题词“老子故里”,但是涡阳从来都不去消费这些人,这一点涡阳做的比鹿邑要好。
鹿邑举办首届世界道教朝宗法会,与涡阳较劲
咱们再来谈一谈鹿邑举办的世界道教联合会,世界道教联合会是由中国道教协会发起并且在2023年11月才成立,没错这是一个新的组织,并且在没成立多久就开始在鹿邑举办“世界道教联合会首届道祖故里朝宗法会”,请记住这个是第一届,也是为鹿邑量身定制的朝宗法会,我想明眼人都能够看到幕后的推手是谁。把名头搞这么大无非就是在给自己搭舞台,而且拜祭道祖老子并不是鹿邑首创,鹿邑是在跟涡阳比苗头,因为涡阳早在2011年就开始举办拜祖大典了。
鹿邑老子故里“今河南鹿邑东”进教科书的闹剧
早在1991年涡阳和鹿邑就因老子故里进行过“较量”,当时是因为鹿邑证据不足败给了涡阳,然后才有1993年的华人集资捐款140万美元给到涡阳重建天静宫,鹿邑对这个事一直如梗在喉,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利用省内的资源对涡阳宣传老子故里进行阻挠,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是张景志先生“阻挠京九线栏目组的涡阳老子故里上映”,鹿邑也在这几十年做了大量的文宣工作,这自然也包含了文化教育领域,苦县被标注“今河南鹿邑东”的注释也是这个时期的成果。
那为啥说是个闹剧呢?难道是酸葡萄心理?其实不是的,因为楚苦县和今天的鹿邑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在司马迁《史记》和边《老子铭》的记载,苦县是由楚国建立,而今天鹿邑所在的地方当时属于陈国并不在楚国境内,这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冲突(鹿邑随后抛出陈国建立苦县说,因为这个不是今天的主题,这里就不详谈了),所以只要老子生活时期的苦县属于楚国就注定与鹿邑无缘,当年央视在拍《楚国八百年》就避开了鹿邑转而到涡阳取景也是这个原因,语文书上的注释和历史上的史实相违背,这难道不是闹剧吗?
涡阳后知后觉的反击
当涡阳发现鹿邑已经开始在文化领域攻城略地并抢占了发言权的时候,涡阳才恍然大悟,于是决定反击,并在2020版《辞海》做出了漂亮的一击,在老子词条下赫然记载“老子出生于今涡阳北”这个堪称史上最直接,最详细的注释。鹿邑还在苦县苦苦纠缠,而涡阳直接可以定位老子生地,《辞海》作为国家的文化工程,它的修改必须是严谨的,客观的,权威的,能出现如此直接的注释,也从侧面反映了涡阳的老子故里证据之铁、之重!
既然两地都谈官方,那我们举证的官方一定是确定的,而不是打擦边球混淆大众视听。2017年外交部向全球推介安徽的时候,就把安徽的老子、庄子与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进行链接,以此来串联东西方文华,这才是国家的声音,向全世界发出的自信之声!
争夺之风的蔓延,尝到甜头后的传染效应
涡阳很少宣传自己是国家认证的,不是因为没有,而是我们不想消费国家来为自己站台,但是今天我们不得不被迫发声,涡阳的低调换不来对方的尊敬,面对对方“国家认证头衔”的骚扰,涡阳只有拿出理性的实力来证明自己。
某些地方从上到下都养成了一种争夺的风气,官方不予制止还大嘉鼓励,“老子故里”收费站便是个典型的例子,收费站是公费的基础设施,它和庙宇有本质区别,在国家公共基础设施上添加地方私欲,是否妥当?这个种不良的风气也会被其他地方效仿,具有传染性,例如不久,商丘民权就效仿鹿邑弄了个“庄周站”这波操作也被网友讽刺"吃相难看"。官方的作用应该是理性的、具有协调性的,我从某地的官方并没有看到这个特征!
未来的形势应该会形成一种联纵讨伐的声音,周边的省份也会进行反制,本来是想发展文旅结果却导致自己被孤立,这种得失需要各方进形评估,总言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