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5年5月
边韶《老子铭》中的“楚相县”是哪里?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国相县人。《老子铭》记载其故城在赖乡东侧,涡水之阳,这片高敞肥沃之地孕育了这位德君子。边韶立碑时严谨考据,所指实为东汉楚国的相县故城,非春秋楚县。"《老子铭》中关于老子生地的记载边韶曾奉命于汉桓帝给...
《亳州志》中的星园太清宫在哪里?
清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 “星园之太清宫”在哪里?即使在老子故里涡阳县,大多数人也都认为天静宫就是唐宋时期的真源太清宫。其实不然,据历代《亳州志》记载,特别是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中提到“按...
不用再争!一文讲透“老子故里之争”,鹿邑还是涡阳?盖棺定论!
一、历史文献中的“出生地”与“祭祀地”分野1.早期文献指向涡阳为出生地《史记》明确记载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在汉代属陈国,其地理范围争议颇多。东汉边韶《老子铭》提到“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指出老子...
国家从未认证过“鹿邑老子故里”置顶
鹿邑水军浑水摸鱼,消费国家国家从未认证过“鹿邑老子故里”,也没有给“鹿邑老子故里”站过台,所谓的“国家认证”,也是鹿邑舆论宣传的手段而已。首先国家认证,一定有国家机关的批文或者国家机关的官宣,我们来辨析一下鹿邑所谓的“国家认证”,并对比一下...
弄清老子故里在涡阳真容易——老子故里在涡阳简述置顶
目前老子故里有两说,一说涡阳,一说鹿邑,各类证据对比,涡阳占优。认定老子故里在涡阳是权威考古部门经过考古发掘和实地查勘,并综合典籍方志、地理方位、考古发现、文物遗存、专家结论、海内外影响、道教界公认、非遗传说和当代辞书收录等诸多要素作出的权...
老子故里卫真仍在今亳州涡阳境内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来亳州拜谒老子的时候,把亳州的真源县改为卫真县,这个事件也是亳州作为宋代老子故里的见证,在251年后,也就是1265年,元朝才正式废掉卫真县制。卫真县的争议是在元朝,因《元史》记载:“卫真入鹿邑”,鹿邑也...
太清宫碑崇真桥记拓片(台湾史语所藏)
《宋会要辑稿》礼五一:大中祥符“八年四月十五日,命王旦撰《亳州明道宫记》,向敏中撰《太清宫颂》,王钦若撰《崇真桥记》,陈尧叟撰《灵津桥记》,丁谓撰《应天府安跸桥记》,王嗣宗撰《陈留县凝祥桥记》,知亳州李迪撰《明道宫觏妙亭记》。”(宋) 王应...
北宋末年刊石的《九域守令图》碑
1964年,四川省荣县莲宇山麓文庙的正殿后发现了一块石碑。碑的背面刻有“莲宇”二大字,在下方记有“绍兴己未眉山史炜建并书,郡守河东口口口”等字。碑石顶部各距两边约30厘米处,有榫空2个,说明原碑有“额”而且是镶上去的,现已缺失,因此,地图名...
鹿邑船闸金墓《丁氏阡表碑》与涡河改道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的观点是涡河曾经改道,如果当时有涡河的话,宣武公只能坐船去祭祖了。 但碑文开头和结尾其实才是重点(承奉班祗候卫真县酒同监丁伦书丹并篆额,真源夏斌刊),不过同时用了卫真县和真源两个地名非常可疑,当时卫真和真源并不是同时存...
南宋洪适《隶续》 卷四 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
黄初三年十月十五日 子下右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其文曰:告豫州刺史云云如故事,黄初三年十月十五日,此或与汉诏同。苦县濄水北有老子庙,水经云庙前南门外有汉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在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径谯所勒,此碑凡十三行,行八字,其磨灭者...
南宋洪适《隶续》日本内阁文库藏
宋淳熙八年(1181年)成书的《隶续》是《隶释》的姐妹篇。《隶续》二十一卷。洪适于书中著录汉魏晋碑铭、石经、摩崖文字、石壁石室刻字、刀鼎镜壶之铭等汉魏隶书。编排体例同于《隶释》,但目下没有记,楷书录文后仍为考文、考字和记述。对碑额、画象石绘...
东晋葛洪《神仙传》日本内阁文库藏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所撰,共十卷,该书记载古代传说中八十五位神仙故事(王远传附蔡经传),大体继《列仙传》而作,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条与《列仙传》重出。《神仙传》中故事众多,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