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谷水论道 > 正文内容

边韶《老子铭》中的“楚相县”是哪里?

laozi4周前 (05-24)谷水论道192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国相县人。《老子铭》记载其故城在赖乡东侧,涡水之阳,这片高敞肥沃之地孕育了这位德君子。边韶立碑时严谨考据,所指实为东汉楚国的相县故城,非春秋楚县。"

《老子铭》中关于老子生地的记载

边韶曾奉命于汉桓帝给涡河北岸的老子祠立碑,碑文被后世收录为《老子铭》,现在主流版本是来源于《隶释》里的全文和《水经注》里的片段。

《隶释》中《老子铭》的序文第一段是这么记载的: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春秋之后,周分为二,称东西君。晋六卿专征,与齐、楚并僭号为王,以大并小,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塕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翻译成白话:老子姓李,字伯阳,是楚国相县人。春秋时代结束后,周王朝分裂为东周和西周两部分。晋国的六卿(六大贵族家族)把持军事征伐大权,与齐国、楚国一同逾越本分自称为王。这些大国通过兼并小国不断扩张,导致相县逐渐荒废萧条,如今这片区域归属于苦县。但旧址依然存在,位于赖乡的东侧,涡水从其南面流过。该地区地势高耸开阔,土壤肥沃,正是孕育品德高尚之人的好地方。

边韶所撰老子碑已佚,世传《老子铭》本存在差异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515年—524年,《隶释》成书于约在公元1166年,因此《水经注》中的引用更接近原版的《老子铭》。《水经注》引用的《老子铭》并未记载春秋诸侯国形势关系,其引用片段如下:“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㳡水处其阳。“ 而《隶释》版《老子铭》阐释了春秋诸侯国之间的形势关系,其记载的相县更偏向于春秋时期的相县,这是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

我们要究其原因,就不得不对其成文背景进行剖析:《隶释》成书时间距离边韶时期大概有1000年左右,立于地表的石碑保存1000年还完整的可能性极小,1000年之间的风化也足以使碑文泯灭,所以《隶释》作者看到的全文应该是1000年后后人复刻的碑文。

边韶笔下的“楚相县”是指哪里?

奉命于帝王撰写碑文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碑文有误则会演化成政治风波,被政治对手检举弹劾,甚至可能会被罢官追责,作为陈国的相,边韶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他是不会冒然否认司马迁的《史记》而另立新说的。因此边韶采取了最保守可靠的论述,但是他又不能照抄司马迁的《史记》,因此他才提出前人都没有提过的地方“相县”,所以才会有“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的记载。

后人误将边韶口中的“楚相县”理解成春秋时期的相县,显然是忽略了边韶立碑的事件背景,更是对春秋时期相县的演变缺乏认知所造成的。

春秋时期的相和苦县的关系是:相原属于宋国,楚国攻打宋国占领了相的南部,楚又在相建立了苦县,(宋代的相是否是县有待考证,因为宋时期的相管辖面积很大),所以这个春秋时期的楚县至少要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因为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

边韶笔下的“楚相县”是指西汉和东汉时期封国楚的相县故城,并非指春秋时期的楚国相县,道理很简单,春秋时期的相县遗址在边韶时期一定是不可见的,公元165年到公元前600年,这700多年的时间跨度足以使相县建筑荡然无存,根本不可能还有“故城犹在”。

边韶并未脱离司马迁的楚苦县定位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并在年轻的时候游历过全国,其历史考证是非常专业的,其见识也是非常广博的,也被后世尊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而边韶更偏向于文学,也被后世尊为东汉辞赋家,但名气和威望也远不及司马迁。

边韶比较特殊的是,他见证了汉桓帝祭祀老子的历史事件,他本人也是这个事件的一部分,他对汉桓帝时期的苦县与老子祠的定位有极高的权威性,但是并不代表边韶有能力定位春秋时期的苦县和相县,而且从碑文的记载来看,他并无心涉及春秋时期的历史纠葛,也无心与前朝史书相违背另立新说。


image.png

《老子铭》的宏观纬度是低于《史记》的,因为《老子铭》并未涉及春秋时期,《隶释》版的《老子铭》原文也是后人增补的,涉及到的春秋诸侯国吞并的描述,极有可能是来源于《后汉书》的观点而不是出自边韶之手。

老子身份的非主流说法

《后汉书》(卷二十一)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这个是国家层面的史书第一次把春秋时期的楚苦县与苦相县链接,也正式向司马迁的《史记》发起挑战,但是也没有逃出老子楚国人的定位。

“老子楚相县人”这个论述也时而被后人提起,它与“老子陈国人”这个论述一样都是非主流的,因为司马迁《史记》的权威性不可撼动,《史记》是我们研究春秋列国的窗口,它支起了春秋列国的历史架构,后人如果不加考证、妄立新说,就会导致史观崩塌,让历史漂浮在迷雾中,因此需要非常谨慎。

以上就是我对边韶《老子铭》中“楚相县”的看法,如有讹误敬请指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aoziguli.cn/2025/05/219.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