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谷水论道

谷水论道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中的老子故里

laozi6个月前 (01-18)294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中的老子故里
国家图书馆藏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 天静宫 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通志老子所始之地,基址犹存,汉延熹七年建。...

​道光《亳州志》卷十六《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

laozi6个月前 (01-11)442
​道光《亳州志》卷十六《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
道光《亳州志》第16卷 舆地志 哈佛大学图书馆《老子石像赞并序》元 揭傒斯合汉、唐以来君臣所为赞若干首,藏于亳之太清宫。太清宫,老子始生之地也。夫赞者,赞其道与德也。其道与德,老子言之详矣。言之详而复赞之,是欲经天地而尽日月也,复有如老子者...

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的回收

laozi6个月前 (01-11)646
天静宫两尊老君石像的回收
文物,是历史的符号,更是历史的记忆。天静宫作为老子的诞生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的道教信徒的精神皈依所在之地,更是联系中国道教文化与世界宗教文化的核心所在。因此它的地表及地下的文物遗存对于研究上述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马炳文先生对此尤表...

《水经注》卷二十三中的老子故里 明万历吴琯校刊本

laozi6个月前 (01-09)487
《水经注》卷二十三中的老子故里 明万历吴琯校刊本
《水经》题作汉桑钦撰,因北魏时期郦道元注而得名《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始于河水、汾水,终于渐江水、斤江水。其内容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此...

谁在造假?鹿邑越堆越大的李母之墓

laozi6个月前 (12-30)631
谁在造假?鹿邑越堆越大的李母之墓
鹿邑李母墓,又名先天太后墓,据鹿邑方面的资料介绍,此墓建于唐乾封元年二月。当时,唐高宗李治携武则天朝谒老君庙,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追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同时诏令对李母墓进行整修,并将其更名为先天太后墓。然而,根据清代光绪《鹿邑县志》...

《周口晚报》记载的鹿邑“九龙井”遗址

laozi6个月前 (12-30)604
《周口晚报》记载的鹿邑“九龙井”遗址
1997年,为了弘扬老子文化,打造老子文化品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和周口市文化局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周口市文物勘探队配合太清宫旅游开发工程,对九龙井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2006年8月16日至23日...

元·张起岩《敕建重修天静宫碑记》发现记

laozi6个月前 (12-29)527
元·张起岩《敕建重修天静宫碑记》发现记
1990年2月,春节刚过,我受马炳文先生的委托,经涡阳县政协和涡阳县人民政府批准,以县政协委员的名义,对位于当时城郊区闸北乡郑店大队的天静宫周边进行了不间断的地表文物考察。当时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受“文革思潮”的禁锢,...

涡河流域太清宫的历史

laozi6个月前 (12-29)1081
涡河流域太清宫的历史
太清宫是道教的宫观,是祠奉神仙太上老君的具有最高地位的庙宇,也是历代帝王及统治者出于政治动机而朝奉的最神圣的场所。因此比照皇帝的居所称其为“宫”,而不称其为“庙”。又因为太上老君居住的地方是天上的“太清仙境”,所以被尊称为“太清宫”。这是太...

涡阳县中太清宫考察随记

laozi8个月前 (11-26)548
涡阳县中太清宫考察随记
相传太上老君出生在我县中太清宫(现天静宫,下同),为证实这一传说的真实性,笔者于公历1990年2月22日至5月23日曾数十次去位于涡阳县城郊区闸北乡郑店行政村的中太清宫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两位曾在中太清宫出过家的道士及周围村庄的古稀老人,并...

耿树人《柳笛声声》七十年前的老子庙

laozi8个月前 (11-26)518
耿树人《柳笛声声》七十年前的老子庙
老子庙,又称太清宫、天静宫。第一期重修工程已于一九九五年竣工。它高大巍峨,气势恢宏。因为老子当过孔子的老师,所以老子庙比曲阜孔老夫子的大成殿还高。看到了今天重修的老子庙, 陪同了港澳台客人拜谒了老子巨像,看见了老子庙会的热闹盛况,我便立即回...

乾隆九年《大清一统志》中的老子故里

laozi9个月前 (10-19)370
乾隆九年《大清一统志》中的老子故里
天静宫 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通志老子所始之地,基址犹存,汉延熹七年建。《大清一统志》,356卷。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3年)武英殿刻本。...

清乾隆《江南通志》卷三十六中的老子故里

laozi9个月前 (10-19)349
清乾隆《江南通志》卷三十六中的老子故里
苦县旧治 在亳州城东,後汉地理志云:苦春秋时曰相,索隐曰地理志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故苦亦属楚。括地志云:在亳州谷阳县界流星园 在亳州东天静宫南,相传有星突流於园,老子因而诞生。史记云:老子楚苦厉乡曲仁里人也,...

清道光《亳州志》中的老子故里

laozi9个月前 (10-18)636
清道光《亳州志》中的老子故里
舆图中首次绘制了古流星园(东太清宫) 图,将流星园和太清宫等建筑群的位置标注在武家河北岸。二十世纪90年代马杰先生曾根据天静宫21代主持郑至善道长的回忆,在今天静宫东南300米、武家河北岸发现了流星园遗址,唐宋时期亳州真源县太清宫亦建于此处...

清乾隆三年华度《亳州志》中的老子故里

laozi9个月前 (10-11)344
清乾隆三年华度《亳州志》中的老子故里
《史记》云,李耳,苦县人。晋改谷阳,隋改仙源,唐改真源。宋省入鹿邑。今虽属河南,实亳西境接壤。而老子之母则居亳东境流星园。老子实从此地诞生。后迁苦县,是以老子为毫人,非牵附也。华度的观点 老子之母居住在亳州东流星园,老子实际从此地诞生。后期...

《大明一统名胜志》卷五亳州中的老子故里

laozi9个月前 (10-11)358
《大明一统名胜志》卷五亳州中的老子故里
《與地记》云:州东百二十里有天静宫,在福宁镇东南。元翰林张起岩撰碑谓:老子母怀八十一年,指李而生。子大耳,因名曰聃,即此地也。宫南距涡河二里,下临淮(雉)水。有碑漫灭,宋天禧二年盛度文,谓即玉龟山太霄宫之别馆,流星园之圣母殿。流星园者,老子...

《春秋左传》中的袲地

laozi1年前 (2024-05-03)825
《春秋左传》中的袲地
春秋·桓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

清康熙《大清广舆图》中的老子故里

laozi2年前 (2023-11-28)926
清康熙《大清广舆图》中的老子故里
《大清广舆图》:该图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蔡方炳)于清康熙二十五年木刻而成,是在其所著《广舆记》的基础上绘制的。蔡方炳好学不倦,尤留心政治性理,工诗文,兼善隶草,著有多部著作,并传于世。《大清广舆图》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比例准确,地名齐全,标...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记载老子,陈国相人

laozi2年前 (2023-03-12)899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记载老子,陈国相人
谭戒甫《二老研究》(《古史辨》,第六册)说“宋之相是今安徽濉溪县北因境内有相山而得名的相。司马彪在《庄子注》(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用) 说“老子,陈国相人。相,今属苦县,与沛相近。司马彪是西晋人,他所讲的“沛”,是指汉代沛郡以及西晋时的...

明嘉靖《亳州志》中的天静宫、流星园、九龙井

laozi2年前 (2023-02-12)1005
明嘉靖《亳州志》中的天静宫、流星园、九龙井
天静宫 在城东百二十里。汉延熹八年建,至元至顺二年,提典刘道广重修,翰林编修张起岩撰文:谨按:宫在城父之福宁镇东南,去亳郡西(四)舍,南距涡水两里,下临雉水。世传老子在妊,有星突流于园,既而降诞。则天静之基旧矣。然经始,它无所考,独宋天禧二...

明嘉靖《亳州志》中的苦县、真源县

laozi2年前 (2023-02-12)892
明嘉靖《亳州志》中的苦县、真源县
嘉靖四十三年(1560,知州李先芳主持编纂《亳州志》四卷,木刻刊印。苦县  在城东一百一十里天静宫内。汉桓延熹八年,遣中常侍左馆往苦县祠老子,命边韶撰记。唐高宗乾封元年辛□,加号。宋真宗天僖二年,敕修。采《鹿邑志》,即本县近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