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经妙解 > 正文内容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为人处世成功诀

laozi4年前 (2021-04-07)道德经妙解193

【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妙解】

真正在行善积德的人,为善不欲人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说话不会前后矛盾,不会有瑕疵。

凭良心在规划运作的人,不会用各种阴谋策略去算计他人。

真正了悟真理实相、有智慧的人,其心不会被任何名利所腐,不会被荣华权势所动摇。

真正守信用的人,不必给他种种契约、条款的约束,他自然重承诺、守信用。

所以有道的圣人,常善于救人,心怀天下苍生,不遗弃任何人;常惜 福爱物,不奢侈浪费,所以没有弃物。这是因为体悟到天地之道无废弃之人,无废弃之物。(在大自然的循环里没有废物。)

所以“善人 ”可做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 ”的下场,可作为我们的借镜,能资助大家减少错误。

如果不知珍惜可为良师益友的善人,如果不知从不善之人的下场来引以为借镜、警惕,虽说聪明,实际上是个大迷糊啊。

这是为人处事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laoziguli.cn/2021/04/220.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