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页
明成化《中都志》十卷.明.柳瑛纂修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中都志》10卷,明代天顺二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58—1487)柳瑛纂,弘治元年(1488)刻版行世。嘉靖三十年(1551)补刻,隆庆三年(1569)重刻,万历四十一年(1613)又增补刊刻。现南京图书馆藏原刻残本四册,北京图书馆、南京大...
明崇祯三年刻本《大明一统名胜志》中的老子故里
(明) 曹学佺 著《大明一统名胜志》凤阳府志胜卷之十四 《凤阳府》,崇祯三年刻本舆地纪云:州东百二十里有天静宫,在福宁镇东南。元翰林张起岩撰碑,谓老子母怀八十一年,指李而生子大耳,因名曰聃,即此地也。宫南距涡河二里,下临淮水,有碑漫灭。宋天...
清康熙十五年何名隽《蒙城县志》 中的苦县
(清) 何名隽 著《蒙城县志》 蒙城县志卷之十四,康煕15年刊本:老子为苦人,而蒙去苦仅及百里,庄子之生去老子时未久,当时盖亦有亲见其徒而闻知之者。译文:老子是苦县人,苦县距离蒙城仅仅百里。庄子出生的时代距离老子在世的时候不久,当时大概也有...
(明)于奕正撰《天下金石志》载“流星园碑在亳州”
佩文斋书画谱 清康熙四十六年武英殿刊本 记载 《天下金石志》载“流星园碑在亳州”于奕正(1597—1636) ,明代宛平(今北京)县人,字司直,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他喜好山水金石,著有《天下金石志》明朝初年,朱元璋将...
民国二十五年朱国衡《涡阳县志略》安徽图书馆藏
《涡阳县志略》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时任涡阳县县长朱国衡主修的地方志简编,现存铅印本。该志主要记载朱国衡在任三年(约1933—1936年)期间的施政举措,如道路修筑、教育推广及治安强化等,内容高度简略,体例失衡,对县域历史沿革、民生...
国图藏民国十五年黄佩兰《涡阳县志》
涡阳县志(民国版)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
国图藏民国十三年黄佩兰《涡阳风土记》
民国十三年《涡阳风土记》。黄佩兰俢,王佩箴、秦宥横等纂。民国6年(1917),黄佩兰任县长。民国8年(1919)二月设局修志,至民国10年(1921)春志稿将成而黄调五河,于是携稿副本而去。复,终于成书,名曰《涡阳风土记》。次年,又将修志捐...
国图藏清同治十一年《涡阳县志》石成之修
《[同治]涡阳县志》系安徽省涡阳县建制后首部地方志,成书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首任知县石成之主持纂修,王冠甲、杨雨霖等协纂,现存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手抄本。全志共六卷,内容涵盖建置沿革、地理疆域、田赋户口、职官选举、人物风俗及...
清乾隆三年华度《亳州志》十六卷
《亳州志》[乾隆五年] 华度修,蔡必达纂。16卷。分8志,下分细类。其中人物志占3卷,下分帝王、名贤等13类;艺文志占6卷,下分奏疏、书、论等11类。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有藏,上海图书馆藏原刻本残本(卷1~12)。阿里云盘下载:htt...
清顺治十三年《亳州志》高搏九纂
《亳州志》[顺治] 刘泽溥修,高搏九纂。顺治十三年(1656)刻本。4卷。体例仿嘉靖志。分纪、图、表、考、传五纲,下分24细目。类目设置与嘉靖志大体相同,名称、归属有局部调整。志中艺文诗类收录《涡水发源记》《六经阁记》《西台》《过希夷先生祠...
明嘉靖四十三年《亳州志》李先芳等纂修
《亳州志》[嘉靖] 李先芳等纂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4卷。按纪、图、表、考、传五纲统领全书,下设23目。人物分设13小类,篇幅约占全书一半。专设帝系表,记述与亳州有关的帝王、后妃、宗室、列侯33位,魏纪记述曹操、曹丕、曹植、曹彰...
清道光五年《亳州志》刘开纂.任寿世修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亳州志》[道光] 任寿世修,刘开、陈恩德纂。道光五年(1825)刻本。43卷,首1卷。卷首有舆图16幅并附图说。正文设11门,下分86目。舆地志占16卷,分23细目,其中纠正了他志有关亳州界限的错误记载,并考证“扶阳宜为亳地”之事。碑碣目...
清光绪二十年钟泰《亳州志》宗能征纂修 国图 天一阁藏
《亳州志》[光绪] 钟泰、宗能徵等纂修。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20卷,首1卷。卷首有图17幅并附图说。分12门,下分75目。河工目、沟渠目记载尤详。对涡水、肥水、茨河均引《水经注》循流觅源,记宋塘河、乾溪、拄杖沟等沟渠130处,上关...
日本内阁文库藏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
《亳州志》[乾隆三十九年] 郑交泰修,王云万纂。12卷,首1卷。分24类,下设31目。书中著录与亳州有关的历代典籍50部,收录奏疏、碑记、续传、杂著、诗歌等142篇。河渠详载境内涡水等23条主要河流,耿塘湖、白零湖等湖泊,龙凤沟、十九里沟等...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中的老子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前,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
乾隆《鹿邑县志》先天太后赞并序
附先天太后赞并序御制。御书并篆头。宋真宗。若夫元气本无,尚存其祖;高旻至大,亦有其先。斯盖本于自然,生乎太极。至于元气原本是不存在的,却还有它的起始源头;高旻(天空)如此广大,也有它的先端。这大概根源于自然,产生于太极。灵期所始,虽表异而靡...
民国黄佩兰《涡阳风土记》卷四古迹篇中的真源县
涡阳风土记 卷四 古迹义门乡在县西北四十里宋旌孝义王子尚故里,《亳州志》义门集即唐真源县。按真源县治,今河南鹿邑不得越谯、城父两县治。是惟史载:天宝十年,杨万里(石)以谯郡降安禄山,逼真源令张巡为长史,使西迎贼。巡与城父令姚訚誓师勤王,是时...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亳州谯县夏大亨德政之碑
涡阳天静宫内,现有一块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德政之碑”(已残破),是亳州长史(后为知州)刘杰表彰为天静宫两道长伸张正义的“士师”而立。碑文虽然残缺不全,但也可看出大致意思:天静宫有两位“出家善士”李德鲜、冯志元。从碑文“冯志元等出家...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八中的鹿邑
新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鹿邑,上。大业十三年,县民田黑社盗据,号涡州。(大业十三年(617),农民军田黑社攻占鹿邑,改称涡州,治所设在今鹿邑县试量镇北的鹿邑城村。)...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中的老子故里
国家图书馆藏 清道光九年版《大清一统志》 卷六十五 天静宫 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通志老子所始之地,基址犹存,汉延熹七年建。...